|
老鱼塘改良的几项措施 |
发表于:2005-12-26 作者:
|
1、底质改良 池塘的底泥以壤土为好,其保肥、保水性能强。沙质底泥的改良可在池底铺40厘米厚的盐土或粘土,同时注意池壁防漏;粘土底质的改良可清除过多淤泥,同时加以生石灰处理。
2、面积加宽 水面大一些,水质相对稳定,溶氧及饵料生物的含量丰富,鱼类的活动范围广,有利于鱼类的生长。有的池塘形状不规则,可将池周的土丘、空坪加以开挖整理使池形呈标准的长方形;有的两个小池连在一起可挖去中间池埂合二为一来,尽量扩大池塘面积。
3、深度加深 深水环境有利于鱼类适应气候的季节变化和不同鱼类的分层生活,通过提高放养种类、数量和成活率来提高产量。池塘改深可开挖底泥铺在池埂,也可将底泥作农肥而另行挖土填高池埂。
4、水源改“活” 鱼的快速生长要求水质 “肥”、“活”、“嫩”、“爽”,其中“活”指水质养分与溶氧丰富并且无毒害,水的排灌方便。一塘死水养不大活鱼。鱼池要求到一些不受污染的江河、湖泊等水体中引水。用井水作水源时要通过曝气,对浑浊的水体要用生石灰澄清改良;水源要求不与农田水抗争,排灌设备要能做到灌满排干,且能防洪,在池塘进水口安拦渣网片(每平方厘米5目左右)。 |
|
|
|